中大性小眾運動和活動的早期歲月 — — 1995至1999年上半年

Eric 'Spanner'
May 27, 2021

說早,可能不。按當下我們能讀到的資料看,就算從1949年雙十節晚上新亞上第一次課那刻算起,非異性戀愛慾的歷史已可按世紀計。可是作為爭權運動計,又是另一回事。香港的同性愛權益運動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開始,是各種性小眾權益運動較早出現的一個,而在中大,則要待九十年代中才開始。

就這樣開始了

1991年7月,成年男性於私人地方肛交,在香港非刑事化。這次事件通稱為「同性戀非刑事化」,雖然這種統稱忽視了女同性愛者以至其他性小眾,但無可否認,爭取性小眾權益,和性小眾社群的聲音,從而變得更公開。

跟性/別議題一樣,學生報不時有探討同性愛的文章及報導[1]。協助創辦中大同志文化小組的陳諾爾(Tommy仔)說,聽聞在他1994年入讀中大物理系前,校園有數名男同性戀同學不時聚會,但並無發展成組織,他亦未見過他們。

[1]
八十年代末,學生報已有香港同性愛情況的專題報導(1988年《中大學生報》132期〈禁色 — 探討同性戀專輯〉)。九十年代學生報其中一組有關同性愛的文章,環繞新亞劇社演出《歪咪》,可參考「傳統」icon小西的討論文章和報社跟進。《中大學生報》142期(1994年10月),則有專題討論本地傳媒和流行文化的同性愛形象,介紹一些基本的同性愛資訊,和刊出報社跟本地同性戀者組織「香港十分一會」(下稱「十記」)成員的對談等。

有時同性愛也會成為當時迎新營遊戲的題材。另一名早期校園同志活動的活躍者John,在1996年崇基迎新營時,遇到假扮招收會員的「同志會」幹事的文宣。他當時認識外間的一些同志團體,以為對方定對同志活動認識不少,於是連忙詢問對方有否參加外間性小眾組織會社的活動,結果對方臉色驟變。John說:「好睇過變臉!」

1995/96學年可說是中大校園同性愛,以至雙性愛聲音的獨立發聲年。陳在1995年經學生組織中人介紹,參與中大女研社的活動,從而發現自己情慾的多樣性,他又參加「十記」的活動,擴大自己的性小眾網絡。1996年3月底,包括他在內的一些同學,辦了一個名為「雙同又如何」的活動,內容包括放映電影、派發傳單、舉辦討論會、書展及出版同名小報等,藉此希望推動同學思考同性戀、雙性戀、以及恐同症(homophobia)等議題,活動並獲得中大學生會學生活動基金資助。陳說:「那次在百萬大道放電影很好玩,最後幾晚甚至拿了被舖,臥在百萬大道看,好浪漫。」[2]

[2]
陳說,盧思騁有支援「雙同又如何」。而盧思騁跟朋友在1993年書院迎新營期間,亦曾在百萬大道放映電影(詳見「小報」及「電影」icon),此舉可謂故技重施。

而在同時,陳貼出大字報,說不清楚保健處當時掛出的乙型肝炎展板,為何將同性戀者列為較易感染的人士之一,以及戀愛模式跟染病的關係[3]。保健處健康教育主任簡太表示,展板篇幅有限,未能詳細解釋;惟她指,部分同性戀者有肛交或玩性玩具,較易弄傷皮膚或黏膜,因而較易感染乙型肝炎。陳說,他不同意肛交只是同性愛者的專利,肛交也不一定比陰道交更易傳染乙型肝炎,保健處展板的陳述,有抹黑同性愛者之嫌[4]。

--

--

Eric 'Spanner'

A man living with some fluffies. Travel. Movie. Reading. Some working-out. History. Soft-toys. Translation. Most contents a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.